明日研究院 | 公益思想“体、用、术”式分析
Post by 2017-12-19
近来公益该向什么方向发展的讨论非常多,有人坚持公益应以慈善为本,也有人相信由公益与商业结合而成的社会企业才是这个时代公益最好的转型方向。此前文章里我们介绍过“体、用、术”的分析方法(请戳:明日观点 | 公益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体、用、术),本篇我们把这种分析方法应用在对于公益慈善的几个发展主张的剖析上,希望可以让读者与我们一道从这些主张(“术”)回看到其背后最基本的公益看法(“体”),从而对于我们在讨论的问题本源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这里公益发展的“体”可以理解为如何看待公益:
它从何而来?
它的功能到底应该是什么?
确定了大方向,下一步才是公益该采取何种形式,再下一步才是有哪些具体形式、步骤值得借鉴。
【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部门与营利性部门的另一部门, 主要包括
基金会
民办非企业单位
社团
草根NGO
【公益组织】: 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早先的公益组织主要从事人道主义救援和贫民救济活动,很多公益组织起源于慈善机构。
国内学界第三部门研究几乎等同于公益组织研究,后面也不作区分。
01
中西方公益文化比较
由于不同的公益主张背后不可避免涉及到对公益深层次哲学的理解,而这部分本身就有多个层次较为复杂,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中、西方公益文化在体、用、术上看法的同与不同,后面在公益主张部分分析就可以更容易的进行。
**“参与感”与“感恩”精神:
中国绝大多数项目的设计,都是由提供公益的一方根据自己对显示的理解或者自己的喜好和意愿单方面设计实施的,很少听取受益方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在项目设计上,非常注重体现”感恩“精神,譬如要求受益方定期汇报、写感谢信等等,这样的项目也更容易吸引资助方的捐款。从理念上看,当前公益界西方处于强势地位,本土边缘。从行动上看,却体现出本土文化特色。当前中国的第三部门在从事公益事业时更多体现出”救世主“式的中国传统公益文化观,而不是西方基于平等权利的公益文化观。
02
公益市场主义:
基本理论(体):
在文化层面偏向于西方公益文化,认同个人独立性、平等性,认为捐赠来自于捐赠者对个人“精神消费”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快乐、满足,是对自己价值的宣扬。利他性(善)并不广泛存在,本质就是精神消费。
第三部门存在的意义在于完成政府、市场失灵的补充责任,例如中国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不足、市场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等。
市场是目前最高效和高质的,因为它有需求方选择机制、供给方优胜劣汰 。
市场的构成要素:可供交换(有价格)的商品、提供商品的卖方(供给)、买方(需求)。
需求是市场的基本驱动力,需求越多市场越大。
有效供给需要规模化,规模化需要投资 。
推论(用):
当前社会中仍有很多社会问题没有解决,社会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第三部门没有完成好其责任,存在低效、低质的问题,需要改变。
可以引入市场来解决公益的低质低效问题 。
公益本身是能够形成市场的,其要素为:公益组织的公益方案对应商品,公益组织对应卖方,捐赠者与受助者均对应买方,其中捐赠者的消费需求为公益方案所能满足的“精神消费”,受助者的消费需求为公益方案本身。在此基本市场之外,引入投资者带来的社会投资。
公益市场最基本、最核心的需求驱动力是其终端消费,即受助群体的需求。
行政化、道德化都会阻碍捐赠者的消费热情,要去行政化、道德化,把捐赠还原到其精神消费的本质。
当前的公益市场非常有潜力,原因是社会问题非常多,社会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领域、数量均非常多。比如我国公共用品部分市场需求到达爆发期:养老、医疗健康、民办教育、环保、文化、体育等领域。
公益也要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规模化,才能形成有效供给,解决社会问题。
策略建议(术):
公益要去行政化,去道德化,走市场化方向,向社会企业转型,引进投资、改造管理团队引进商业人才、建立企业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
公益终端产品要有收费使得公益产品成为可交换的商品,才可以形成市场选择机制。
总论——社会创新五部曲:
公益铺路 -- 先利用公益的便利打开市场
商业跟进
产业化扩张,规模化
可持续发展
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做好的公益需注意要从三个层面对应出发:
首先要有公益产品要好让人们愿意购买,
第二要让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获得的精神满足高
第三项目效率高。
社会资本应多关注我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目前市场需求已经达到爆发期。
03
公益原教旨主义
基本理论(体):
偏向于中国本土公益思想,认为利他性(善)真实、普遍地存在。
公益慈善的本质、根基是利他。慈善公益是利他的实现,公益组织是专业化、分工化的慈善,是连接利他者与社会的职能部门,目的是提供社会服务、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是人类集体行动的组织载体、是志趣相投的人追求共同目标的工具 。
随着一个国家的发展,低级需求不断满足, 利他精神会逐步普遍化。
推论(用):
当前中国处于发展阶段,利己较多利他较少,第三部门较为弱小属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独立性。其发展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影响较大,可以用依附式发展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第三部门,来根据环境变化判断中国公益何去何从 。
随着中国发展,利他性越来越广泛,第三部门会越来越壮大。
策略建议(术):
外部影响因子:政府、企业、公众、媒体、文化、海外力量等 。其中政府的力量大于市场,大于海外,是影响第三部门最强大的力量。但这一趋势在逐渐改变,市场的力量越来越强,甚至快不亚于政府。
初始及改革环境条件:
环境变化产生的宏观影响:
造成了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为第三部门组织的产生奠定了需求
全能主义体制的瓦解为第三部门提供了政治空间
市场化为其提供了自由资源等等
海外力量提供了资源支持以及示范压力等
以上共同促进了中国第三部门的产生及发展
几大因子产生的微观影响:
**第三部门组织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强制权力的干预程度,二是组织主导资源的单一化程度。中国干预高,资源单一。
**【强制权力】的行使主体不只包括政府部门,还包括政府授权的业务主管单位、归口管理单位、被挂靠单位以及有内部第三部门组织活动的单位。
中国公益何去何从还要看这几股力量会如何改变,以及他们会给公益带来的影响。
04
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这两种主张背后区别的原点在于对公益目的的理解不同:
原教派认为利他性(善)存在,公益的意义是利他的实现;市场派认为利他性(善)并不存在,公益是精神层面的自我满足,公益的意义在于解决社会问题填补需求。
市场派所呼喊的去道德化去的到底是什么?
到底是简单的我们所自缚的道德枷锁还是中国本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哲学思想?
如果是后者的话, 市场化实现高效的确有诸多利处,但其背后也要求了对中国长久以来行善文化基础的颠覆,同时也反过来会对人们思想引导产生影响与“威胁”。但在当前多种文化冲击下形成的无主流、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又也许也是可行的。
聪明的读者你,通过对当前社会的观察,又会有怎样的思考与结论呢?我们期待你的看法。
参考文献与书籍:
《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 康晓光
《公益向右 商业向左》徐永光
05
更多明日研究院文章请点击